大多數P2P投資人上當受騙的原因基本相同:他們幻想著能夠用手上的一部分錢換取盡可能多的收益,這個過程中,就可能會被一些假象蒙蔽雙眼。 僅2015年5月,跑路的平臺就多達59家。對于廣大P2P投資人來說,也許一不小心就踩到雷區了,或許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一下子就沒了蹤影。所以很有必要給大家科普一下P2P跑路平臺的特征及遭遇平臺跑路之后的一些應對措施。 哪些平臺需小心? 其實大多數P2P投資人上當受騙的原因基本相同:他們幻想著能夠用手上的一部分錢換取盡可能多的收益,這個過程中,就可能會被一些假象蒙蔽雙眼。一些平臺正是利用投資人的這種心理吹出了一個個美麗的泡泡,可一不小心,看似在眼前的美景就突然破滅了。 以下,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美麗的泡泡”: 1、秒標、天標 “秒標”是P2P網貸平臺為招攬人氣發放的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通常是網站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并打款,網站在滿標后很快就連本帶息還款。網絡上由此聚集了一批專門投資秒標的投資者,號稱“秒客”。 但天上掉下來的不一定都是餡餅,也可能是個炸彈。如果發現一個平臺上突然發布了很多秒標、天標、短期標,并且這些標的額度都比較大,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了,也許這就說明這個平臺可能在短期內需要大量的資金,會有跑路的嫌疑。 如今一些規模相對大、相對正規的公司也會推出一些期限比較短的標的,但通常會有一定的投資限額。 2、超高的回報率 今年以來,P2P的收益率普遍有所下降,據統計,5月P2P平均年化收益率在15.44%,相比去年有較大幅度地下降。隨著P2P行業的逐漸規范,各大平臺基本的商業模式在大方向上也趨于相似。目前來看,一些高達20%收益率的平臺已屬罕見,更不用說那些超過25%的P2P公司了。只要稍動腦筋,在大多數公司的收益率約為15%左右的情況下,扣除成本,那些號稱25%年化收益率甚至更高的平臺憑什么支付這么高的利息?或者,高收益只是一個幌子,圈錢才是目的。 所以,不要一味的追求高收益,投資需冷靜。 3、短期項目過多 其實人都有這種想法,希望能夠盡快得到收益,錢放在別人那兒總是不安心,在自己口袋里才有保障。所以很多投資人往往喜歡投資那些周期較短的項目。然而,可以思考一下,一般的企業都會有一個經營周期,如果平臺的短期項目時間明顯低于一個企業的經營周期,這時就該好好考慮考慮了。 除此上述這些要素之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 1.P2P的倒閉潮一般從10月份開始出現,因為年底市場上普遍存在資金緊張的狀況。因此這個時間點應該特別引起注意。 2.新上線的平臺需小心。倒不是說新平臺一定會出問題,其實道理很簡單,其實就像平日里買東西一樣,我們總信賴老品牌,總覺得老品牌有保障。P2P也是一樣。 3.提現延期。這種情況下,這個平臺的資金鏈應該出現了問題。 4.平臺出現負面消息。目前來說,很多投資人投資P2P產品依靠的是其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一旦平臺出現負面消息,首先來說,其自身應該存在一定問題,其次,負面消息一定會對平臺產生不好的影響,進而影響平臺的經營。 遭遇跑路平臺該怎么辦? 雖然說了這么多如何規避跑路平臺的知識,但如果真的碰上了,那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平臺要跑路,也無可奈何。目前,國家并沒有關于P2P跑路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因此維權的道路必然十分艱難,另外,由于P2P的互聯網屬性,追討過程會比較繁雜,追討成本也比較高。雖然如此,但還是有一些措施可以稍作補救。 1.收集證據。如網絡合同、支付憑證、交易記錄、網站宣傳截圖、提款困難截圖等等,資料越全越好。 2.及時報案。確認平臺跑路之后,投資人應該第一時間到平臺所在地公安局經偵大隊進行報案。 3.抱團聯合。一旦平臺跑路,受害者應聯合起來,通過大家的力量一切維權,統計受騙總額。 4.配合調查。向警方提供有效信息,協助警方調查平臺老板及其成員的財產狀況,進行訴訟。 5.聯系媒體。借助媒體的力量曝光平臺,擴大影響力。 6.保持冷靜。切忌使用非法手段追討債務,造成二次損失。 以上所有都只是平臺跑路后的補救方法,不能確保錢財能夠追回,僅作科普。當然還是希望大家永遠不會有機會使用這些手段,希望所有的投資人要擦亮眼睛,選擇靠譜的手段和平臺理財。 融資易P2P 對P2P投資知識技巧以及網貸行業的最新消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微信公眾號哦~
|